首页 资讯 > 正文

警惕!西藏已有多人被骗

2023-06-13 19:16:19 西藏日报

今年以来,各类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高发,特别是针对经商人员的冒充熟人、虚假购物、垫资购物类案件频频发生,最高的一起被骗了145万元,给受害人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。

诈骗类型

诈骗分子冒充政府、学校、部队、单位、公司等工作人员,通过电话、微信等联系商户,假称采购物资,如订购盒饭、窗帘、轮胎、高低床等,要求受害人帮忙向“指定商家”采购物资,“指定商家”以预付商品定金或垫付货款为幌子,诱骗受害人转账。

典型案例
案例一

5月份,受害人茶某(化名)接到一个陌生电话,对方自称某中学的“陈老师”,说是中学内有个工程需要从茶某的砖厂订购大量水泥砖,茶某添加“陈老师”微信后,“陈老师”要求茶某帮忙从其他供货商处订购德国进口涂料30桶,并发过来了该“供货商”的微信。茶某添加“供货商”微信好友后,“供货商”以需先缴纳定金为由,要求茶某转账。于是茶某向指定的银行账户转账15000元。之后茶某就联系不上“陈老师”和“供货商”了,才发觉上当,立即向公安机关报警。

(相关资料图)

案例二

6月份,受害人普某(化名)接到一个陌生微信消息,对方自称医院领导“李主任”,说是医院里需要订购大量医务双摇床,添加了“李主任”微信好友后,“李主任”让普某帮忙订购医务双摇床,并提供了“厂家”的微信。普某添加该“厂家”微信后,商议订购医务双摇床事宜,“厂家”以需要缴纳定金为由,要求普某转账。于是普某向指定的银行账户转账199000元。之后普某询问了医院的其他熟人,得知医院并没有“李主任”后才发觉上当,立即向公安机关报警。

诈骗方式

1. 诈骗分子通过线下踩点或线上查询等方式,获取商户负责人电话号码。

2. 诈骗分子伪装成政府工作人员、学校老师、部队军人、公司员工等身份,通过电话、微信等方式联系商户,以需要大批量采购特定物品为诱饵,诱骗受害人。

3. 有些诈骗分子骗取受害人信任,甚至伪造证件、照片和采购公文,或冒充受害人认识的人,让受害人放松警惕。

4. 诈骗分子故意要求订购受害人没有的货品,受害人表明没有此类货品时,诈骗分子会向受害人提供“特定物品的采购途径”,告知“供货商”联系方式,并向受害人许诺帮忙采购可赚取丰厚利润。

5. “供货商”采取“先款后货”方式,让商户提前缴纳全款或一定数额的定金再发货,等受害人转账之后,诈骗分子又以需要增加购买量的理由继续行骗,直到受害人意识到被骗为止。

警方提示

广大市民、特别是经商人员遇到类似的诈骗手段,一定要提高警惕,坚决做到不轻信、不透露、不转账,避免自己的财产受到损失。

1、单位人员采购物资会履行严格的书面程序,不会仅通过电话进行采购,更不会让商家垫付,切莫相信这种空对空的电话联系和汇款转账方式。

2、电话、微信中自称是熟人的,不要轻信,要多方核实;发过来的照片、证件、文件,不要轻信,这类材料很容易伪造。

3、对方称已汇款有延迟,并提供转账截图的不要轻信,可以立即拨打银行客服电话或直接到银行网点查询核实。

一旦发现被骗,请第一时间到就近公安机关或拨打96110/110电话报警,报警越早,挽回损失的可能性越大!

关键词:

责任编辑:宋璟

返回首页
相关新闻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