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资讯 > 正文

焦点信息:好看的皮囊之下,却有一副钢筋铁骨!捷途旅行者碰撞测试车首曝

2023-07-03 09:05:32 懂车帝

捷途旅行者(图片)已经现身目录,前期一些外观选装件也曝光了不少,那么剩下的一个就是整车结构强度了,这也是多数出游人士颇为关注的重点之一,毕竟旅途之中会遇到各种突发情况,车身不仅仅是驾驭这么简单,也要提供相应的安全保障,而对于整车安全结构层面,捷途也是丝毫不落下风,近期不就拍摄到了旅行者的碰撞测试车,虽说不全面,仅有25%偏置碰和侧碰这两个,但也能做一个相应的参照,关键是偏置碰和侧碰也确实是较为常见的事故,日常中的事故不可能按照碰撞测试条件正儿八经的去实现,话不多说,还是看看碰撞测试本身的实车效果如何。(图文未经本人许可,不得擅自使用、转载)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偏置碰的车型是黑色的,上图这个角度看副驾驶一侧没有受到太多的影响,至于前脸损毁的问题,这不是很正常的现象吗?保持不变形才真有问题了。

转向另一侧后,这就能看出碰撞测试项目了,明显是25%偏置碰,另外注意一个极易忽略的部分,仔细看大灯是临时测试用的,并非原装大灯,也就是说,这是内部碰撞测试车,而非送到C-NCAP的碰撞测试车(任何新车上市都要经过这一道关),由此来看该车是按照最高的碰撞试验标注来检测的,奇瑞试验中心内就能轻松实现。

视线转向另一侧,这么一看,这碰撞测试结果完全没什么问题了,A柱坚挺,前轮撞击之后漏气再正常不过了,车身任何一块破损件在高速撞击下都能轻易刺穿轮胎,关键是看前轮后移程度,是否阻碍了前门正常开启,目测了一下,A柱外包件脱落,但是A柱本身没有受到什么影响,因此整个前门没有受到挤压变形,达到了设计目的,起码从这台碰撞测试车上来看是达到了目的。

之前提及过,捷途旅行者采用了奇瑞申报专利的双纵梁传递路径的设计,后来做了微调,感觉可能不是,现在近距离观察了一下,确实就是按照双纵梁传递路径来设计的(但是没有采用厚重的矩形框架设计,而是双层冲压焊接),只不过前溃缩盒并非两个,而是普通的单个,同时注意单纵梁尺寸明显要增大,外侧还有附加的加强钢板,看来这车身结构方面做了强化处理。

再来看看内饰,很多东西被取走了,方向盘气囊开启之后就被卸掉,副驾驶顶端隐藏式气囊盖翘起,也就是说同样打开之后取走气囊,全部都是顺利触发弹出了,再次强调一下这是内部测试之用的,针对碰撞测试结果自然要内部调取相关数据,我们要看的就是中控部分是否散架,由于A柱从外观来看仅仅是外装饰脱落而非变形,很自然的内饰没什么太大的松动也就在情理之中了,可惜中控悬浮屏幕同样被拆卸掉,没法探究一下屏幕碰撞之后的结果如何。

另一台则是侧碰试验车,这撞击力度可是着实不小,整个侧面几乎都波及到了,包括前轮眉都波及到,当然撞击的重点还是前后车门部分。

看看这凹陷程度,竟然不大,而撞击高度明显是模拟轻卡一类的车型,或者是同样的硬派越野SUV,高度接近,撞击的部分全部集中在了前后车门铁皮部分,车窗自然不涉及,由此可以判断撞击模拟车辆的车头高度了,车门都凹陷成这样了,车窗玻璃竟然完好无损,这部分同样很重要,车窗玻璃碎裂可能会导致二次损伤出现,当然直接撞击到玻璃的话,那碎裂是没跑的事了,仅从目前这台测试车模拟的侧碰结果而言,达到设计目的了。

看不清楚的话,再凑近了看,前后车窗玻璃全部完好无损,同时注意撞击点出现了一个红框,这与旅行车的前机舱高度较为接近了,而旅行者的车身高度是1.88米,能拦腰撞到车门,模拟的车型高度也说明是较为接近的了,看来测试的目标车型就是同类了,轿车是达不到这高度了,顶多撞击到旅行者的侧裙边部分,何况旅行者还有固定脚踏板,也能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,轿车肯定是要吃亏的。

从另一个角度看内部效果,B柱护板被拆卸掉了,原理同样,就是查看撞击之后B柱的状况,是否内凹弯曲,是否断裂等等,毕竟不是碰撞测试的第一现场,拉出来才被拍摄到,但从目前肉眼来看,B柱强度没什么问题,其实前后车门的装饰板也同样被卸掉,都是一样的目的,这么看来,整车的结构强度无需担忧了,结构强度这一块,始终如一,剩下的自然就是耐心等上市喽,也没多久了,可能下月就有官方信息透露。

至于近期曝光的一组碰撞车图,仔细甄别了一下,碰撞完整度太高,即使前机舱盖卷曲,也能看出整个前脸损毁程度不大,按照现在的碰撞标准下的时速,这完整度过高(前保险杠是脱落,水箱完全没事),而且发动机并未下沉,应该是其它类型的碰撞,不是100%正面高速碰撞测试,要是按照C-NCAP的时速标准碰撞还是这结果,实在是过分的逆天了,这也是为何笔者最终想想还是简单放在最后的主因所在,几乎没有太多的参考价值。

关键词:

责任编辑:宋璟

返回首页
相关新闻
返回顶部